赣江新区坚持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为有清风徐徐来
改革和创新,这是赣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赣江新区从来不惮于“第一个吃螃蟹”,始终坚持大胆试、大胆闯,突破条条框框,打破桎梏藩篱,在行政审批、科研创新、绿色金融等领域先行先试,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从这里走向全国。
但是,大胆试,不是盲目试;大胆闯,也不是鲁莽闯。
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赣江新区改革任务多,改革事项涉及方方面面;项目资金多,固定资产投资、产业项目、科研平台不断有大投入。
如何让新区发展既破浪向前,又不会“剑走偏锋”?如何推动新区党员干部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先行者的担当,步调一致向前进?
过去一年,赣江新区纪检监察机构紧盯“盘活资源、完善配套、做强产业、聚集人气”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新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政治监督
管住“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虽然离2023年度政治谈话已过去两个月,但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负责同志仍然记忆犹新。
“在资金管理环节存在廉政风险,如何规避防范?”“如何利用单位信息化优势推动廉洁建设?”一个个问题直指要害,一条条意见直接明了,让不少被谈话的“一把手”红了脸、出了汗、醒了神、紧了弦。
开展有辣味的政治谈话,是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抓手。2023年,在督促新区开展好政治谈话的基础上,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把谈话范围扩大至新区各部门(单位)负责人等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充分释放政治监督效能。
▲中医药科创城纪委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华润江中石头山爆破场平情况进行实地监督。
政治监督重在精准,也难在精准。如何让指出的问题“打到肉上”“痛在心里”?
谈话前,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采取实地查验、调研座谈、联系会商、查阅资料、“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对新区15个单位开展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发现问题44个;同时,通过梳理信访举报线索、专项监督检查“回头看”、全面从严治党智慧监督系统大数据碰撞分析、归集调查研究问题、核查廉政档案信息等一系列“组合拳”,对各渠道发现的问题归拢研判,为谈话提供第一手材料。
“我们点题、点人、点事。”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监督执纪室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与以往相比,这次政治谈话更加聚焦政治责任,更加突出问题导向,也更加讲究方式方法——既谈单位问题,又谈领导干部的个人问题,既指出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差距,也指出推动改革发展方面的不足,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政治监督要从细处入手,也要从实处发力。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哪里,监督检查就要聚焦到哪里。
“该项目属于重大项目,缺少尽职调查报告,建议暂缓上会,待完善后再上会研究。”在新区相关会议审议某招商引资项目入区合同时,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指出该项目存在的问题,要求加强审核把关。
招商引资项目、资产并购和对外投资,直接关系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往往项目大、资金量大、权力集中,如果风险意识不强、审核把关不严,势必给国家资产造成重大损失。如何高效监督?
一问风控材料有没有、二问决策流程全不全、三问尽调材料真不真,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严格遵循“三转”要求,实施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针对投融资项目三个再监督关键点“连环三问”。借助第三方专家智囊力量和企查查等专业工具,开展严谨的背景调查、尽职调查,在风险把关上做“加法”,对不成熟、不完善项目议题坚决叫停、暂缓。
2023年以来,赣江新区已对4批次19个招商议题进行前置监督,叫停1个关键性议题,修改完善《赣江新区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就领导小组研究事项、会前准备材料、会议决议落实等进行了全面规范。 有了清朗高效的发展环境,赣江新区的一系列改革创新有了向深水区挺进的动力。
靠前监督
以监督之手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围着企业“转”,紧盯企业“盼”,这些年,越来越多企业感受到赣江新区服务的高效务实。
高效务实的背后,是监督之手的有力推动。
走进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华润江中项目现场,设计年产片剂20亿片、胶囊13亿粒、颗粒4亿袋、口服液4亿支的生产线即将投产,这个建筑面积超9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正展开“双翼”,拥抱着这座活力四射的新城。
然而,去年初,企业还在为能否按时完成项目建设而头疼——厂区外一座石头山场平爆破所产生的碎石,不仅破坏了厂房外墙,还堵住了企业的物流通道,工程一度停滞不前。
了解情况后,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第一时间成立监督检查组上门调查核实,先后召开4次专题调度会,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挂图作战、组织清障。“有纪检部门的助力,我们把落下的时间抢了回来。”企业负责人介绍。
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过去一年,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把监督工作着力点放在推动产业发展上,放在重大重点项目推进上,多点发力,跟进监督。
紧盯项目落地,对直管区59个重大重点项目开展实地调研监督,从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资金使用等重点事项入手,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清障护航。
▲ 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对赣新大道项目洪家山路段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紧盯政策落实,对新区招商引资政策兑现情况开展大起底、大排查,梳理近3年招商引资兑现政策项目38个,查纠政策红利缩水、政策执行空转、奖补兑现拖延等问题,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
紧盯企业感受,指导基层纪委“沉下去”,入企“问诊”,督促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转变服务理念,全力破解涉及企业之需、企业之困、企业之难的普遍性和个性化问题20余个。
为进一步深化监督效果,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还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创新形成“三单一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全面从严治党监督系统,梳理完善3080项权力清单、4492项廉政风险清单、5448项防控措施清单和267张权力运行流程图,盯牢权力运行全流程。 通过线上比对和线下点对点交换数据信息,6条问题线索浮出水面。“这双数字‘慧眼’,把公权力牢牢关进了笼子。”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工作人员说。
靠前服务、实地监督,助力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落地、拔节生长。2023年,赣江新区固定资产投资较上一年增长5%,重大重点、省大中型、省重点项目均超时序推进。
系统施治
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没有厘清与企业之间的亲清政商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经研究决定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2023年8月,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从严从快查处一起违规借贷问题。
治腐惩贪、严肃问责。2023年,赣江新区纪检监察机构处置问题线索25件27人,立案审查调查1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
赣江新区要发展,一支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干部队伍是保证。过去一年,新区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深化惩治、整改、治理结合,监督、办案、警示贯通,用个案办理与系统施治,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不敢腐”的震慑持续强化。
在服务企业时,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围绕政商关系“清”而不“亲”、党员干部担心“亲”而不“清”等问题,新区制订《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清晰划定政商交往中“可为”和“不可为”界限,督促干部做到“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公正无私、有为有畏。
领导干部“打招呼”、下属干部“抬轿子”——这是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为此,新区推动建立《关于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坚决防止“破窗”效应,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
——“不能腐”的笼子不断扎紧。
▲ 赣江新区紧扣“清廉”主题,打造沉浸式廉洁文化阵地,激发党员干部抬头看“廉”、低头守“廉”的自觉。
细枝末节潜藏风险隐患,如何找准“小”问题抓实“大”监督?新区把牢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落实廉政档案一人一档、分类管理、动态更新工作机制,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精准画像”,发现廉政档案填报问题10个,出具党风廉政意见回复27批次167人次。
新区要推动创新、改革、开放实现更大突破,更需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精准问责、容错免责,新区牢牢把握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铤而走险、违纪违法者严厉惩治,为勤政廉政、干净干事者撑腰鼓劲,让党员干部放开手脚,投身于高质量发展实践中。
——“不想腐”的堤坝日益筑牢。
“一定不要把没出事当成没有事,有了事走不掉,别抱幻想。”一场处分决定公开警示教育会上,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当场宣布处分决定,剖析违纪事实,开展警示教育,在场的干部屏气凝神、深受震撼。2023年,类似的警示教育会已开展12场次。处分,从“一张纸”变成了一堂课、一面镜,变成了一座长鸣的警钟。
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为推动警示教育更深一步,赣江新区纪检监察工委还梳理近五年来新区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违纪违法案例;针对问题线索和信访件核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和工作提示,推动补牢监管漏洞、完善体制机制;将中医药元素与廉洁文化相结合,精心打造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依托新区公共文体中心,开展警示教育1300余人次。“一案一警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已成常态。 风清、气正、心齐、劲足,赣江新区这片热土,正乘着徐徐清风,踏上新的赶考之路。
来源:江西日报
友情链接: